首页>>>最新动态>>>正文
  • 以实名制登记为“龙头” 全方位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
  • 发布时间:2014-12-31    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 ——实名制登记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点就是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吉林省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信息数据,正被各地在出台政策、促进就业等方面得以充分利用。实名制登记的“龙头”作用,正在显著发挥。

     

    责任和担当

    ——确保服务“不断线”

     

    近年,为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了解实名制登记,吉林省采取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宣传,基层工作平台也将宣传单张贴到了小区的居民家门口,此外,还通过进校园宣传、政府网站、人才市场等途径进行宣传。

    在吉林省人才市场,记者遇到了提前考察就业市场的李娜,李娜现就读于长春工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听了吉林省人才交流开发中心网络信息处的工作人员讲解后,他和同行的孙红月同学说:“太好了!大学毕业咱们也要进行实名制登记!”

    刘向荣处长建议: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就要早作准备,加强就业创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要多关注国家和省里的各项政策,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要主动到各级政府所属人才中心和各基础就业服务平台进行实名登记,利用和享受到各项扶持政策。各级人才服务构和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也将全力做好实名登记和各项跟踪服务工作,确保服务“不断线”。

     

    “靠谱”的事儿

    ——实名制登记让她收获幸福人生

     

    提到实名制登记,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的布尔娜感慨良多,“当时,一提找工作都崩溃啊!”因为家在磐石市,毕业后她在长春、磐石等地找了很多工作,但最后都失败了,偶然听朋友说起实名制登记的事儿,觉得政府办事儿一定“靠谱”,就赶紧到长春市朝阳区人才开发服务中心进行了登记,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就接到通知,为她安排了见习单位,现在,布尔娜已经是一名长春今日新概念外国语培训学校的英语老师了。

    “开始见习后,朝阳区人才开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还专门到单位来看我们,仔细地询问我们工作、生活上的情况,可能因为这样,单位领导也特别关照我们。”

    原来,在单位里,通过实名制登记找到工作的还不止布尔娜一人。

    “我现在见习工资在2 000元左右,马上就要见习期满了,单位说要跟我签正式合同呢!”

    布尔娜说:“登记后由于手机号换了,朝阳区人才交流开发中心的工作人员联系不上我本人,专门和学校进行了沟通,后来辗转联系到了我,真的很感谢他们。因为工作稳定了,现在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

     

    遇到难题

    ——推陈出新破解僵局

     

    据悉,国家人社部于2009年就提出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登记管理,对此,吉林省人社厅和吉林省人才交流开发中心领导高度重视,下发了《吉林省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召开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普查工作视频会议,进行了全省大规模的信息普查。

    当时,当年毕业生加上以往几届的毕业生,需要统计信息量十分庞大,各级统计员根据自己的管理权限通过人事档案管理、挨家挨户走访、毕业生自行登记等方式进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并录入利用“劳动99”平台建立的实名制登记数据库。

    由于受专网限制,数据录入难、更新难,不能有效的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对于录入是否有纰漏、有重复等问题不易发现、查找,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

    为了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使其能为全省乃至国家提供详实的数据,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照依据,同时,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发挥最有效的人力资源,经过讨论、研究后,吉林省人才交流开发中心决定运用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闯难关、破僵局,开发更符合工作实际需求的软件。

    老话说得好“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保障日常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在“缺人手、少经费”的情况下,吉林省人才交流开发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反复讨论、规划,并指导软件研发单位进行软件相关功能的设置,不断地修改完善,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利用“吉林省公共人才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研发完成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系统。

    系统突破了专网限制,只要是互联网信号辐射到的地方,均可登录使用。具有动态、实时、覆盖面广的特点。登记系统从最初只能显示简单数据,到未就业大学生姓名、专业等详细信息都一一体现,不仅仅是量的积累,更是服务质的突破。

    例如,在数据库中查找环境艺术园林景观类的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只需在相应位置输入关键词,就会把数据库中全部符合条件的人筛选统计出来。此项功能,也为企业招聘急需紧缺人才、搭建人企对接平台提供了最便捷、实用的服务。

     

    独占鳌头

    ——创新完善不停脚步

     

    经过全省各级人才交流开发中心、各基层平台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认真努力的工作,成效引人瞩目,将吉林省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工作推上了新的高度。

    据悉,20128月,国家正式要求实名制报表,需要上报高校毕业生的姓名、学校等相关信息。由于吉林省已经进行了创新探索和艰苦地尝试,出色地完成了国家部署的工作任务。

    成绩背后,是吉林省各级分管领导和一线工作者一丝不苟的、拼命的工作态度和辛勤的汗水,是大家“泡面就是一日三餐”的忘我奋斗精神,紧盯软件研发,紧盯收集数据、紧盯录入管理。单就每个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个人信息来说,就高达几十项,工作人员要逐项进行录入跟踪。

    对于吉林省的实名制登记工作来说,2012年是“艰苦探索”的一年,而2013年是“不断完善”的一年,吉林省的实名制登记信息化管理工作也因此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佼佼者”。

     

    “短板效应”

    ——全方位服务严把关口

     

    决定一个木桶的容积不是最长的那块儿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儿木板的高度。为了确保实名制登记信息的质量,真正地为广大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好务,吉林省人才交流开发中心除了在软件研发上精心谋划,更是在具体操作上绞尽脑汁。

    因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统计员均为兼职,基层统计员更换较为频繁,为了进一步加强统计员管理,提高统计员业务素质,保障工作质量,除要求各地对统计人员要相对稳定外,吉林省人才交流开发中心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点,对统计员在统计知识、保密知识、计算机操作、统计报表技术要求等方面,采取办班、召开现场会、组织参观学习、日常发现问题随时在QQ群里解答等多种形式进行解决。

    2014年8月,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和吉林省制定的各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进一步做实实名制登记“龙头”工作,加大服务力度,健全服务体系,规范服务流程,让各项政策真正汇聚到所有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身上,解决好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吉林省在实名制登记工作突出的吉林市召开了“全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暨基层平台实名制登记工作现场会”,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分管实名登记工作的主任和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吉林市、县、区、街道分别作了经验交流,会议强调要发挥各级平台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做实做好。各级人才中心都做到了工作环节环环相扣,跟踪服务上下联动,数据质量层层把关。

     

    打破限制

    ——用“活”数据解决问题

     

    吉林省苦心研发的实名制登记系统效用不仅仅是统计数据,上报材料,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服务的不足和死角。

    吉林省人才交流开发中心于2011年统计分析发现,法学专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人数相对较多,便着手研究探讨基层司法宣教员项目;2012年注意到某地区登记的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佳,就组织人员到地区、进社区了解情况,进行督办,引起了当地人社部门的重视,经过努力,不到3个月,就帮助该地区登记的困难家庭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

    全省各地还根据登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特长,提供就业见习;组织召开专场招聘会;还有的地区多方联系用人单位,用专车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面试、对接。依赖于准确的信息,吉林省人社部门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有的放矢,成功率大大提高。近几年,吉林省人社厅每年都要确定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指标任务,激励全省人社部门共同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据了解,吉林省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没有任何限制,也就是说,不论户口在哪儿,不论是哪所大学毕业,不论是不是本地生源,都可以在求职地进行实名制登记。

    登记后系统将形成唯一的个人编码,对其进行跟踪服务。实名制登记后,可享受就业见习、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社保补贴、就业创业培训、推荐就业岗位、重点帮扶等一系列的就业创业服务。

    今年,吉林省实名制登记工作将着重在底数清、重服务、抓落实三个方面下大力气。将对所有教育部门移交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联系。对于明确表示不进行登记的高校毕业生也要了解其具体就业情况。督促各地做好登记前后各项服务。对各地上报的数据等以定期检查、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进行督查。同时,加大网上监测工作力度,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通过实名制登记这个“龙头”,进行帮扶、服务,让国家政策真正惠及到大学生身上,促进其就业创业。

    吉林省人才交流开发中心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还是“进行时”,还在不断地摸索服务渠道、创新方式方法。他们用人社人的责任和担当在服务民生的道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主办方:中国吉林高新技术人才市场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吉林省人才交流开发中心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建设街2650号 邮编:130021 联系邮箱:jlsrcjlkfzx@163.com 吉ICP备11005365号